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看过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书写大山里的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20-08-05 17:44 来源:城口手机台 城口县融媒体中心

 

晚上7点,鸡鸣乡并没有像往年一样陷入寂静,晚睡的村民也没有同往年一样聚在一起“斗地主”“打麻将”。他们有了一个新去处,那就是鸡鸣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鸡鸣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今年建成,这个坐落于大巴山深处的偏远乡镇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跨越发展,为当地群众打开眼界塑造文明新风指明了方向。

电影院、图书室、健身房… …以前只能在县城看到的休闲场所,在鸡鸣这个大山包围的乡镇里面也流行起来。以前村民遇到都会相约去打牌,现在只会问一句:“一起去健身呀?”“一起去看电影呀?”

金岩村的李平以前就是坝坝舞的爱好者,但是坝坝舞的场地有时间限制,白天太晒,下雨不能跳,跳得太大声还扰民。今年她总算找到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在空闲的时间约上朋友一起去鸡鸣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舞蹈室。

和其他休闲场所需要收费不同,鸡鸣的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场收取的却是“文明“。遵纪守法、热爱公益、良好的卫生习惯、参与志愿者活动,鸡鸣的群众都可以积存”文明“。

鸡鸣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功能众多,在管理和维护上都是大工程。对于这点,鸡鸣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负责人解释,在管理上,我们多使用文明实践的志愿者,也就是说群众可以通过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扫卫生、参与管理等志愿服务挣得积分。这个积分又开始使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面的休闲项目。

金岩村的邹洪文是一名退休党员,他也是鸡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常客。每周星期三,他都会在新时代文明琴棋书画活动室对外进行二胡的教学指导,帮助需要的群众学习。他这一堂课通常可以挣得20分的文明积分。

像邹洪文这样的民间”艺术家”还有很多,书法、电子琴、以及唢呐、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都有了传承。这些退休的老党员、老教师开设了属于他们的兴趣班,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把自己的剩余价值体现出来”。

“以文明养文明“”让群众带动群众“鸡鸣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负责人表示,鸡鸣乡虽然在大山深处,但是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助下,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广泛实施下,大山里的群众已经跳出大山的束缚,积极奔向了幸福新生活。

(通讯员 王林丹 冯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