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乡愁记忆——城口有个保存完整的古村落,男耕女织、石板房、峭壁踏痕……

发布日期:2020-06-17 09:52 来源:城口县融媒体中心

乡土山间脉脉温情

拼接成属于城口人的乡愁记忆

在我县高楠镇有个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

——方斗坪

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田园建筑优秀作品

中国传统村落

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

周济 摄

方斗坪因四周山高,坝底宽阔

型如盛装五谷的巨斗而得名“方斗”

走进方斗坪,原生态气息扑面而来

有令人神往的“大小黄金丫”

形象逼真的“峭壁踏痕”

使人发思古之幽情的“石锣石鼓”、“悬崖洞”等

还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民居垛木房209间

石板屋391间


资料图片

方斗坪剁木房全由原木堆砌而成,结构稳定,通风效果好,冬暖夏凉。

方斗村现保存完好的剁木房、石板屋有140户,其中部分剁木房是清朝时期修建的,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


王荣 摄

山上直接开采出来的石材砌成

独具特色的是石板屋

不仅具有科考和文物价值

更是民俗摄影的首选之地

王荣 摄

高楠镇是重庆市“生漆之乡”,有万亩漆林,生漆资源丰富,常年可采割生漆20余吨。漆匠运用特有的割漆工具,在漆树上采割生漆,是高楠老百姓流传已久的生产方式。

特别是漆匠进山割漆时

以唱山歌的形式来防止迷路和驱赶野兽

这山唱来那山和

别有一番情趣

范友林 摄

身怀绝技的村民在悬崖峭壁间采摘岩耳,动作优美舒展、惊险刺激,而蜘蛛侠般的采耳人,充满了几多神秘。 

范友林 摄

    方斗人民纯朴、勤劳

保持着较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男耕女织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包兵 摄

包白布帕子、吸长长旱烟斗的大爷大妈的影像,连同那“头坝宽,二坝长,三坝四坝好姑娘……”余音绕梁的民歌都令人神往。

杨常发 摄

资料图片 

方斗村人靠山吃山

岩耳鸡、山野菜、土鱼汤

火烧辣子等诸多美食令人垂涎

刨猪汤、方斗农家八大碗

更是无一不挑动你的味蕾

包兵 摄

张昌军 摄

若你来到方斗坪

“罐儿饭”你也必定不能错过

围在灰坑儿旁

不用揭罐盖

那饭香早已馋得你“流口水”


资料图片 

岩耳炖土鸡

是大巴山人民宴请宾客的必备佳肴

然而土鸡易得,岩耳难求

岩耳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

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

营养价值也极其丰富


资料图片

小小的方斗坪原始村落

正在讲诉着历史的声音

勾画出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适时小编邀你探寻方斗坪的故事

唤醒渐行渐远的乡土记忆

记者:田丛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