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
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庙坝镇以实践证明
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融合”
是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之策
庙坝镇南坪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户正在除草。 记者 王雪梅 摄
初春时节,万物勃发。走进庙坝镇南坪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一行行幼嫩的玄参新芽从土里悄然探出了头。地块里,贫困户刘丹碧与十几名群众一起挥舞着锄头,正忙着给满地的“金疙瘩”除草。
“要不是村里与企业合作建设中药材基地,哪里有这种家门口‘捡钱’的好事情。”刘丹碧说,她今年69岁,一辈子没出过城口,以前也没有靠打工挣过一分钱,没想到年近七十,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挣到了钱。
近年来
庙坝镇始终坚持扶志扶智并重,输血造血并行,以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融合”发展为抓手,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制定镇产业发展规划和村产业计划,引进市场龙头企业,大力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全面开花,激发群众创业就业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村民正在种植中药材。 记者 王雪梅 摄
2019年12月,天宝药业与南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采用建立“市场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南坪村流转村民1000余亩土地,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就近聘用村民务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刘丹碧就是其中之一。
“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体力活,但除草、栽药材还是不成问题。”刘丹碧说,她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自己患有关节炎不能长期劳作,丈夫也患有支气管炎,需要长期就医吃药。此次天宝药业在南坪村流转土地建设中药材基地,以40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她家7亩土地,还给他们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
“翻地、捡荒草石头、种药材、除草,我们都可以做。”刘丹碧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以种植中药材为例,按照200元/亩的价格发工钱,她15天时间种了10来亩地,能拿到2000余元工钱。
按亩计费,多劳多得。
刘仕友一家4口,有3个都在南坪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有的清理荒草石头平整土地,有的“打窝”种植,有的施肥,一天下来,3个人共计能收入1000余元。
除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外,天宝药业还将拿出每年收益的6%,交付南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股份分红。
“我们在南坪种植了1000余亩玄参,今年收益预计能达到600万元,分红金额可达36万元左右。”据天宝药业负责人熊兴贵介绍,截至目前,南坪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已经是该企业在庙坝镇建设的第5个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2000余亩,用工高峰期,各个基地共为5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当下,天宝药业在庙坝镇规划的第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已在罗江村开工建设。
提及为什么愿意在庙坝镇建设如此多的种植基地,熊兴贵说:“基地规划初期,庙坝镇主动与我们开展对接,帮助我们甄选基地选址、流转村民土地、解释安抚群众,配套建设水池、生产便道,建设中药材溯源体系等,为我们提供了极大帮助……”
南坪村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只是庙坝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建立茶叶基地800亩、笋竹6000亩、其他经济林木2000亩;种植连翘1600亩,养殖山地鸡10万羽,全面实现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5万元以上。
近年来
庙坝镇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充分激发了村民的创业、就业活力。
庙坝镇“三业”融合发展的桃花林产业。 记者 王雪梅 摄
2019年,庙坝镇通过多方市场考察,鼓励全镇以“家庭农场”方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并引导天宝药业与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购销协议,农户种植出的中药材,若当年该药材市场价格高于协议收购价格,企业则按市场价格收购;若市场价格低于协议收购价,则按照协议收购价格收购,切实解决群众发展产业无处销售的后顾之忧。
“除了解决群众销售难题,我们还设立了创业担保贷款、小额扶贫信贷等,百姓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却无需负担利息,确保群众安心创业,同时我们根据就业创业需求,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据庙坝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群众通过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全镇将技能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之一,按照“户户不落”的原则,全覆盖登记就业创业意向和培训需求,按照群众就业、创业愿望抓帮扶,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按照培训需求和市场需求,整合开展各类培训项目,培育技能人才。
李树玖是庙坝镇兴旺村人,多年以前便是兴旺村的一名村医。
李树玖正在查看连翘生长情况。 记者 王雪梅 摄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连翘这味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是抗击流感的主要用药之一,药用价值高、通途广、易成活,特别适合我们这个地方种植。”李树玖说。
技术资金有保障,市场销售无顾虑。抢抓大好机遇,李树玖开始种植连翘。
“一亩连翘最少可以收成150公斤,最多能收成600公斤,就算按照最低收购价25元/公斤计算,种植连翘都将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远远超过传统农作物。”李树玖说。
如今,像李树玖这样抓住机遇,主动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或发展家庭产业种植药材、养殖牛羊,或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办大巴山森林人家,庙坝镇积极投身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融合”中的人不胜枚举。
村民正在平整土地。 记者 王雪梅 摄
目前
庙坝镇已有106人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共计1255.8万元
有287户农户申请小额扶贫贷款
共计1404.8万元
这些资金
主要用于发展家庭产业
庙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镇将用好用活创业就业系列政策,用好到户产业扶持、劳务奖补、小额信贷“三笔资金”,按照全面摸排、精准培训、精准施策的方式,为创业者和就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实现产业带就业、促创业“三业”繁荣共生、携手共进。
记者:王雪梅
![]()